14、熱管密封。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如圖1-4所示,手機內(nèi)置散熱模組及其密封裝置,包括手機外殼1、電池2、pcb板3、屏蔽罩4、散熱區(qū)蓋板5、熱管6、出風口7、進風口8、蓋板密封條9、風扇10、導熱墊片11、芯片12、散熱鰭片13和熱管密封14,pcb板3安裝在手機外殼1頂部一側(cè)控制板腔體內(nèi),且電池2安裝在手機外殼1頂部另一側(cè)電池腔內(nèi),手機外殼1頂部位于電池...
)獲取所述電池單元的一邊界條件計算所述電池單元需要的散熱功率和散熱量,以供后續(xù)根據(jù)邊界調(diào)節(jié)設計的散熱系統(tǒng)能夠滿足所述電池單元30的大散熱需求,以保障所述電池單元30在大放電倍率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均勻的溫度,并且不影響所述電池單元30的正常使用。推薦地,所述邊界條件被實施為但不限于溫升和溫差。()根據(jù)散熱功率需求計算所述液冷板20的所述液冷板主體21的所述冷卻管道213的內(nèi)徑、容納于所述冷卻管道213內(nèi)的所述冷卻液22的流動速度,所述冷卻液循環(huán)裝置的壓力和制冷量。()根據(jù)所述電池模組100的散熱功率要求,計算所述冷卻油50的導熱率、熱容比以及流動性,以在后續(xù)選擇合適的所述冷卻油50。()根據(jù)...
機殼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出口150,腔體通過入口140與外界連通。當機殼100在介質(zhì)內(nèi)運動時,外界的介質(zhì)可以通過入口140流入腔體,并從出口150流出,在此過程中即可實現(xiàn)腔體內(nèi)部的散熱。本實施例的優(yōu)點在于:腔體內(nèi)的發(fā)熱元件可以和外界的散熱介質(zhì)直接接觸,發(fā)熱元件的熱量由散熱介質(zhì)直接帶走,省去了通過導熱件、機殼進行導熱的步驟,使得發(fā)熱元件的散熱不用受到導熱件、機殼的導熱能力的制約,從而能夠提成導熱效率。同時,散熱介質(zhì)能夠依靠機殼100的運動進入腔體,無需設置風扇等額外的主動散熱器件,有助于簡化結(jié)構。此外,介質(zhì)與機殼100之間的相對速度可以隨著機殼100的運動速度變化,當機殼100的運動速度較高時,通...
連接板9的下表面設置有若干個貫穿連接板9以用于可拆卸連接導熱板1與連接板9的螺紋套筒10,導熱板1上設置有栓體穿設過導熱板1與連接板9且與螺紋套筒10螺紋連接的螺栓11;其中,各個螺紋套筒10均位于相鄰兩散熱片4之間,連接板9上設置有等距排布的多個貫穿槽12,各個散熱片4上的嵌入槽8內(nèi)均設置有豎直向上以用于卡接連接板9的拼接片13,各個拼接片13均穿設過對應的貫穿槽12且朝同一方向彎折至水平狀態(tài),各個連接板9上表面設置有供拼接片13嵌入的臺階14,各個拼接片13折彎至水平狀態(tài)后的下表面與臺階14相貼合。作業(yè)員先將多個散熱片4拼接成散熱體2,再將連接板9上的貫穿槽12對應散熱片4上的拼接片13后...
且二者的結(jié)構亦高度相似。可選的,所述導電薄條為銅材質(zhì)的導電薄條??蛇x的,所述動力模塊與二極管之間設置有所述導電薄條??蛇x的,還包括錫片,所述動力模塊及二極管均通過所述錫片固定于鋁基板上。當igbt模塊或mosfet模塊或二極管各自通過通過錫焊將針角與導電薄條固定在一起,所以錫片是在進行錫焊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動力模塊或者二極管上的接電柱于導電薄條接觸后,再進行錫焊,利用錫的粘接作用將導電薄條與接電柱粘接在一起。igbt模塊或mosfet模塊或二極管都是設置有接電柱的??蛇x的,所述鋁基板包括鋁合金基板及絕緣板,所述鋁合金基板與絕緣板貼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導電薄條及鋁合金基板分別位于所述絕緣板兩側(cè)。這是...
所述散熱體靠近導熱板的一面設置有多個下半圓槽,各所述導熱管的外表面與上半圓槽和下半圓槽配合的內(nèi)壁緊密貼合。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上半圓槽與下半圓槽相配合供導熱管穿設過,導熱管的外表面上半圓槽和下半圓槽的槽壁相抵接,能夠使得導熱板與散熱體對齊上下扣合,實現(xiàn)便捷定位安裝導熱板的效果。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各所述導熱管靠近導熱板的一側(cè)上設置有卡接部,所述上半圓槽上設置有供卡接部嵌入的卡接槽。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卡接部插設入導熱板上的卡接槽,卡接槽豎直向下的槽口與上半圓槽相連通,導熱板從上向下配合在散熱體上時,卡接槽沿導熱管上的卡接部表面向下套設至上半圓槽的槽壁與導熱管相抵接,實現(xiàn)...
301-焊接凸起,4-電池單體,5-導熱導電膠,6-水冷板,7-硅膠墊,8-灌膠儀。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jié)合附圖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申請可以以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提供以下具體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對本申請公開內(nèi)容更清楚透徹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詞是針對所示結(jié)構在對應附圖中位置而言。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能會意識到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的具體細節(jié)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實施方式并沒有描述或沒有詳細的描述。此外,本文中記載的技術特征、技術方案還可以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以任意合適的方式...
附圖說明:圖1是自帶散熱板的驅(qū)動模組安裝結(jié)構示意簡圖。圖中各附圖標記為:1、鋁基板,101、鋁合金基板,102、絕緣板,103、導電薄條,2、動力模塊,3、二極管,4、接電柱,5、錫片。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jié)合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描述。如附圖1所示,一種自帶散熱板的驅(qū)動模組,包括動力模塊2以及二極管3,還包括鋁基板1,鋁基板1上設置有導電薄條103,動力模塊2及二極管3均固定設置于鋁基板1上,動力模塊2極二極管3通過導電薄條103電連接。本裝置中通過將動力模塊2與二極管3安裝到了鋁基板1上,鋁基板1上有一層鋁合金基板101,鋁合金基板101的散熱性能非常良好,本裝置中利用鋁合金基板101的...
以降低所述冷卻管道213內(nèi)的所述冷卻液22的溫度,并推動所述冷卻液22在所述冷卻管道213內(nèi)持續(xù)流動,以在所述液冷板主體21的所述冷卻管道213內(nèi)的所述冷卻液22持續(xù)地從所述出液口212流出至所述冷卻管道40的所述出口402,以將所述電池單元30產(chǎn)生的熱量帶走。具體地,所述電池模組100的所述冷卻管道40包括一進液管道41和一出液管道42,其中所述進液管道41和所述出液管道42分別具有一進液通道410和一出液通道420,多個所述進口401被連通于所述進液管道41的所述進液通道410,多個所述出口402被連通于所述出液管道42的所述出液通道420,在所述進液管道41內(nèi)流動的所述冷卻液22自所述進...
在一些燈具工作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熱量經(jīng)散熱模組排出,當功率越大時,所產(chǎn)生的熱量也越多,而現(xiàn)有的燈具通常設置有出風口,用于將熱量排出。然而,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以下現(xiàn)象:由于功率較大的燈,隨著燈具長時間工作,排出熱風的溫度也隨之升高,那么,當人體靠近時,容易對人體的表面皮膚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降低了人們對燈具使用的體驗效果。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防熱風散熱模組,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技術實現(xiàn)要素: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熱風散熱模組,不能夠消除熱風對人體的影響,進一步提高用戶體驗,而且還能夠保證散熱效果。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防熱風散熱模組,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一...
且二者的結(jié)構亦高度相似??蛇x的,所述導電薄條為銅材質(zhì)的導電薄條??蛇x的,所述動力模塊與二極管之間設置有所述導電薄條??蛇x的,還包括錫片,所述動力模塊及二極管均通過所述錫片固定于鋁基板上。當igbt模塊或mosfet模塊或二極管各自通過通過錫焊將針角與導電薄條固定在一起,所以錫片是在進行錫焊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動力模塊或者二極管上的接電柱于導電薄條接觸后,再進行錫焊,利用錫的粘接作用將導電薄條與接電柱粘接在一起。igbt模塊或mosfet模塊或二極管都是設置有接電柱的。可選的,所述鋁基板包括鋁合金基板及絕緣板,所述鋁合金基板與絕緣板貼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導電薄條及鋁合金基板分別位于所述絕緣板兩側(cè)。這是...
所述散熱體靠近導熱板的一面設置有多個下半圓槽,各所述導熱管的外表面與上半圓槽和下半圓槽配合的內(nèi)壁緊密貼合。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上半圓槽與下半圓槽相配合供導熱管穿設過,導熱管的外表面上半圓槽和下半圓槽的槽壁相抵接,能夠使得導熱板與散熱體對齊上下扣合,實現(xiàn)便捷定位安裝導熱板的效果。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各所述導熱管靠近導熱板的一側(cè)上設置有卡接部,所述上半圓槽上設置有供卡接部嵌入的卡接槽。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卡接部插設入導熱板上的卡接槽,卡接槽豎直向下的槽口與上半圓槽相連通,導熱板從上向下配合在散熱體上時,卡接槽沿導熱管上的卡接部表面向下套設至上半圓槽的槽壁與導熱管相抵接,實現(xiàn)...
它可以直接設置、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征上,也可以間接地設置、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征上。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義是一個以上,如果涉及到“多個”,其含義是兩個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過”,均應理解為不包括本數(shù),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內(nèi)”,均應理解為包括本數(shù)。如果涉及到“”、“第二”,應當理解為用于區(qū)分技術特征,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先后關系。此外,除非另有定義,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使用的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均與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術...
與連接板下對應的螺紋套筒螺紋連接,使得導熱板能夠可拆卸安裝于散熱體上,各個螺栓與對應的螺紋套筒施加相向夾緊力于導熱板與連接板上,使得連接板上的多個散熱片組合成的散熱體能夠與導熱板緊密貼合,使得導熱板能夠?qū)⒉糠譄崃恐苯觽鬟f到散片上,實現(xiàn)便捷固定安裝導熱板的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板上設置有等距排布的多個貫穿槽,各所述散熱片上設置有拼接片,各所述拼接片均穿設過對應的貫穿槽且朝同一方向彎折至水平,所述連接板上表面設置有供拼接片嵌入的臺階,各所述拼接片水平狀態(tài)的下表面與臺階相貼合,各所述拼接片水平狀態(tài)的上表面與連接板的上表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拼接片豎直向上穿...
{T_{J}-T_{A}}\over{P_{D}})-(R_{JC}+R_{CS}})為留有余量,TJ設125℃,TA設為40℃,RJC取大值(RJC=℃/W),RCS取℃/W,(PA02直接安裝在散熱器上,中間有導熱油脂)。將上述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得RSA≤{125℃-40℃}\over{}-(℃/W+℃/W)≤℃/WHSO4在自然對流時熱阻為℃/W,可滿足散熱要求。注意事項1.在計算中不能取器件數(shù)據(jù)資料中的大功耗值,而要根據(jù)實際條件來計算;數(shù)據(jù)資料中的大結(jié)溫一般為150℃,在設計中留有余地取125℃,環(huán)境溫度也不能取25℃(要考慮夏天及機箱的實際溫度)。2.散熱器的安裝要考慮利于散熱的方向,并且...
多個所述電池組件110相互電連接,且每個所述電池組件110能夠被充分浸泡于所述冷卻油50內(nèi),以藉由所述冷卻油50的流動轉(zhuǎn)移所述電池組件110在充放電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推薦地,所述支撐元件60通過支撐所述電池單元30的側(cè)部邊緣的方式使得所述電池單元30被懸空地保持于所述電池倉1011內(nèi)。推薦地,所述支撐元件60為網(wǎng)狀,所述冷卻油50能夠充分地浸泡所述電池單元30。推薦地,所述支撐元件60具有多個通孔,以使得所述冷卻油50與所述電池單元30充分接觸。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所述支撐元件60的具體實施方式作為示意,不能成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池模組100的內(nèi)容和范圍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電池單...
并從所述液冷板主體21的所述進液口211流入所述冷卻通道213內(nèi),實現(xiàn)所述冷卻液22的循環(huán)流動,進而通過所述冷卻液22在所述冷卻通道213內(nèi)循環(huán)流動,持續(xù)地帶走所述電池單元30在工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以保障所述電池單元30的穩(wěn)定性能和使用壽命。值得一提的是,被容納于冷卻通道213內(nèi)的所述冷卻液22的流動速度允許被調(diào)節(jié),以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進而提高了所述電池模組100的實用性和靈活性。比如說,通過控制所述冷卻液循環(huán)裝置的運行參數(shù)以改變所述冷卻液22在所述冷卻通道213內(nèi)的流動速度,當所述電池單元30的放電倍率增大,所述電池單元30內(nèi)部產(chǎn)生的熱量增加,使得電池單元30的溫度升高,通過調(diào)整所述冷卻...
散熱片鋁切削散熱片雖然從散熱面積上解決了這種鋁擠型所不能達到的效果,但是現(xiàn)在模具的精密程度直接影響到我們散熱片整體的造型和散熱能力,所以更多的廠商開始想到用加工機械精密的刀具直接將成塊的鋁錠進行切削到我們想要的形狀,這樣在加工過程中既不會出現(xiàn)變形,也不會使各種雜質(zhì)在鋁擠的過程中進入到散熱片中,也能使我們的散熱面積大化。散熱片銅切削散熱片使用了這么長時間的鋁擠型散熱片,不管如何改變我們的加工工藝,都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CPU發(fā)熱量,有的廠商不得不在成本上不惜血本,舍鋁而求銅,由于銅的導熱系數(shù)遠遠大于鋁,熱傳導能力的成倍增加,對于我們的散熱是大有裨益;然而由于銅的硬度遠遠大于鋁,所以在加工過程中,對...
以降低所述冷卻管道213內(nèi)的所述冷卻液22的溫度,并推動所述冷卻液22在所述冷卻管道213內(nèi)持續(xù)流動,以在所述液冷板主體21的所述冷卻管道213內(nèi)的所述冷卻液22持續(xù)地從所述出液口212流出至所述冷卻管道40的所述出口402,以將所述電池單元30產(chǎn)生的熱量帶走。具體地,所述電池模組100的所述冷卻管道40包括一進液管道41和一出液管道42,其中所述進液管道41和所述出液管道42分別具有一進液通道410和一出液通道420,多個所述進口401被連通于所述進液管道41的所述進液通道410,多個所述出口402被連通于所述出液管道42的所述出液通道420,在所述進液管道41內(nèi)流動的所述冷卻液22自所述進...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壁位于機殼的首端,且位于機殼的上側(cè),沿機殼的尾端至首端的方向,壁朝機殼的下側(cè)彎曲,出口位于下側(c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驅(qū)動模組,包括動力裝置、發(fā)熱元件與上述散熱結(jié)構,動力裝置連接在機殼上,發(fā)熱元件連接在腔體內(nèi)。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水上運動裝置,包括上述驅(qū)動模組。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是圖1中另一方向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1中a-a截面的剖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部分將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在附圖中示出,附圖的作用在于用圖形補充說明書文字部分的描述,從而能夠直觀地、形象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每個技術特征和整體技術方案,但其不能...
所述電池單元30通過卡扣連接的方式被可拆卸地保持于所述電池倉1011內(nèi),通過拆卸所述電池單元30,增大相鄰的所述電池單元30之間的間隙,以增加被填充于所述電池單元30之間的所述冷卻油50,進而加快所述電池單元30的散熱速度。參照圖2和圖7,所述冷卻油50被填充于所述電池單元30和所述電池箱體10之間、所述電池單元30和所述電池單元30之間以及所述電池單元30與所述液冷板20之間,以完全地包裹所述電池單元30,所述電池單元30被完全浸沒于所述冷卻油50,所述冷卻油50均勻地吸收所述電池單元30產(chǎn)生的熱量,進而保障所述電池單元30能夠均勻地散熱,以使得所述電池單元30內(nèi)部溫度均衡變化。推薦地,所述...
它的主要熱流方向是由管芯傳到器件的底部,經(jīng)散熱器將熱量散到周圍空間。若沒有風扇以一定風速冷卻,這稱為自然冷卻或自然對流散熱。熱量在傳遞過程有一定熱阻。由器件管芯傳到器件底部的熱阻為RJC,器件底部與散熱器之間的熱阻為RCS,散熱器將熱量散到周圍空間的熱阻為RSA,總的熱阻RJA=RJC+RCS+RSA。若器件的大功率損耗為PD,并已知器件允許的結(jié)溫為TJ、環(huán)境溫度為TA,可以按下式求出允許的總熱阻RJA。RJA≤(TJ-TA)/PD則計算大允許的散熱器到環(huán)境溫度的熱阻RSA為RSA≤({T_{J}-T_{A}}\over{P_{D}})-(RJC+RCS)出于為設計留有余地的考慮,一般設TJ為...
進而控制電池溫度就成了電池模組設計的重要課題。本申請由此而來。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申請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本申請?zhí)岢鲆环N散熱優(yōu)良且內(nèi)阻較小的電池模組。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散熱優(yōu)良的電池模組,包括電池支架,所述電池支架上制有若干個左右貫通的電池插裝孔,所述電池插裝孔內(nèi)布置有導電彈片,所述導電彈片由底片以及一體設置于所述底片外緣邊處且向左延伸的若干根彈爪構成,所述電池支架的右端面貼靠布置與所述底片焊接固定的匯流片,所述電池支架的左側(cè)布置其右端部插入所述電池插裝孔、且被所述彈爪周向夾緊的電池單體,所述電池單體的右端面與所述底片之間填充有導熱導電膠。本申請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包括以下推薦方案:...
將散熱模組內(nèi)部與外部隔離,不起到消除熱風對人體影響的作用,而且有效防止人們(如小孩等)伸手進去散熱模組內(nèi)部,造成輕微燙傷等問題。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底板1上間隔設置有至少一組通孔11,所述通孔11可根據(jù)用戶需求進行開孔,所述通孔11主要起到通風作用,加強散熱效果。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通孔11有兩組。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通孔11上設有連片6,各個所述連片6通過插接方式連接。所述連片6不起到傳遞熱量的作用,而且起到加強結(jié)構強度的作用,所述連片6上分別設有插接頭和插接孔,拆裝方便,便于后期維護。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擋風部5包括沿底板1兩側(cè)向安裝提手4方向折彎形成的擋風板51,所述擋風板51與底板1為...
所述擋風板上設有多個預設距離的散熱孔。作為推薦,所述散熱孔包括沿所述擋風板外側(cè)向內(nèi)側(cè)沖壓形成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兩端為貫通的。作為推薦,所述擋風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擋風部,一方面,避免了熱風直接吹出,消除熱風對人體的影響;另一方面,防止人們的手接觸散熱模組內(nèi)部,使散熱模組與人們隔離,提高使用安全性能;此外,散熱效果同樣能滿足需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jié)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底板的主視結(jié)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結(jié)構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底板1;通孔11;連接部2;側(cè)支撐板3;提手4;擋風部5;擋風板51;散熱孔52;凹部521;...
好在熱管技術的應用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一般是由吸熱塊、背部吸熱塊、兩塊大面積散熱片以及一條熱管組成。熱管做為一種被動式的熱傳導裝置,通過內(nèi)部工作流體的相態(tài)變化將熱量從吸熱段迅速轉(zhuǎn)移到放熱段,再依靠內(nèi)部的毛細管結(jié)構回流到吸熱段,循環(huán)往復,不耗電也不產(chǎn)生噪音,而且熱傳導能力強,是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實現(xiàn)熱量迅速轉(zhuǎn)移,進而增大散熱面積,大幅提升被動散熱效果的有效手段。但是這樣的散熱方式還是有缺點的,因為散熱能力不夠強勁,只能運用在中端卡上面,如果要采用此技術就必須要加個風扇了。散熱片功率計算編輯任何器件在工作時都有一定的損耗,大部分的損耗變成熱量。小功率器件損耗小,無需散熱裝置。而大功率器件損耗大,若不采...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冷卻油50被填充于整個所述容納腔101,并允許冷卻油50在所述電池倉101之間流動。進一步地,安裝所述冷卻液循環(huán)裝置于所述冷卻管道40的所述進口401和所述出口402,以促進所述冷卻液22在所述液冷板20的所述液冷板主體21的所述冷卻通道213內(nèi)的流動,以持續(xù)地吸收所述電池單元30和所述冷卻油50的熱量,并有利于加快所述電池單元30和外部的熱量交換。推薦地,安裝所述冷卻油循環(huán)裝置于所述電池箱體10的所述進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之間,以促進所述冷卻油50在所述容納腔101內(nèi)的流動,以降低所述電池單元30在工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并有利于進一步加快所述電池單元30和外部的熱量交換,實現(xiàn)所...
本實施例在電池插裝孔101右端部的孔壁處一體設置有一圈徑向內(nèi)凸的環(huán)形內(nèi)凸緣101a,導電彈片2底片201與該環(huán)形內(nèi)凸緣101a抵靠布置,為方便導電彈片2與匯流片3的可靠焊接,本實施例在匯流片3上沖壓加工有伸入電池插裝孔101內(nèi)、且與底片201抵靠布置的焊接凸起301。導熱導電膠5只能將電池單體4的熱量迅速傳導至匯流片3,而匯流片3上的熱量并不能快速散發(fā)至周圍環(huán)境中,對此,本實施例在匯流片3的左側(cè)布置有與該匯流片3導熱連接的水冷板6,以借助前述水冷板6迅速吸收并帶走匯流片3的熱量??紤]到水冷板6為硬性結(jié)構,且與硬性的匯流片3難以良好接觸,而且二者直接接觸還存在漏電風險,對此,本實施例在水冷板6與...
本實施例設置有多個入口140,且多個入口140沿機殼100的周向分布,如此可以增加單位時間內(nèi)進入腔體的介質(zhì)。第五實施例參照圖1至圖3,本實施例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驅(qū)動模組,驅(qū)動模組包括動力裝置200、發(fā)熱元件300與上述散熱結(jié)構,其中動力裝置200包括連接在機殼100尾端120上的電機,以及連接在電機驅(qū)動軸上的螺旋槳。發(fā)熱元件300連接在腔體101內(nèi)。當驅(qū)動模組由動力裝置200驅(qū)動而在水中運動時,水作為散熱介質(zhì)能夠進入腔體101并快速流過發(fā)熱元件300,在此過程中可以帶走大量的熱量,實現(xiàn)發(fā)熱元件300的散熱。第六實施例本實施例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上運動裝置,水上運動裝置包括上述驅(qū)動模組。...
)獲取所述電池單元的一邊界條件計算所述電池單元需要的散熱功率和散熱量,以供后續(xù)根據(jù)邊界調(diào)節(jié)設計的散熱系統(tǒng)能夠滿足所述電池單元30的大散熱需求,以保障所述電池單元30在大放電倍率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均勻的溫度,并且不影響所述電池單元30的正常使用。推薦地,所述邊界條件被實施為但不限于溫升和溫差。()根據(jù)散熱功率需求計算所述液冷板20的所述液冷板主體21的所述冷卻管道213的內(nèi)徑、容納于所述冷卻管道213內(nèi)的所述冷卻液22的流動速度,所述冷卻液循環(huán)裝置的壓力和制冷量。()根據(jù)所述電池模組100的散熱功率要求,計算所述冷卻油50的導熱率、熱容比以及流動性,以在后續(xù)選擇合適的所述冷卻油50。()根據(jù)...